弋陽道中

千里嘆行役,今朝方半途。 橘肥霜後顆,鬆落雨中須。 店嫗當壚問,官人要酒無。 忻逢掃愁帚,沽了又還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弋(yì)陽:縣名,在江西省東北部。
  • 行役: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
  • 壚(lú):舊時酒店裏安放酒甕的土臺子,代指酒店。
  • 忻(xīn):同「欣」,喜悅。
  • 掃愁帚:酒的別稱。

翻譯

我嘆息着這千里跋涉的行程,如今才走到半途。 霜後的橘子長得肥美,雨中的松樹松針飄落。 店裏的老婦在酒壚前詢問,問官人是否要酒。 高興地遇到這能掃除憂愁的酒,買了一次又一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弋陽道中的所見所感。詩的開篇表達了詩人對漫長旅途的感慨,「千里嘆行役,今朝方半途」,體現出行程的遙遠和艱辛。接下來,通過「橘肥霜後顆,鬆落雨中須」的描寫,展現了途中的自然景象,霜後的橘子豐碩,雨中的松針飄落,富有畫面感。「店嫗當壚問,官人要酒無」,則刻畫了一個樸實的店嫗形象,增添了生活氣息。最後,「忻逢掃愁帚,沽了又還沽」,表達了詩人遇到酒的喜悅之情,酒在這裏成爲了他排解憂愁的寄託。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清新,通過對旅途的描寫和對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在旅途中的複雜心情。

趙汝燧

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號野谷。寧宗嘉泰二年進士。主東陽縣簿,遷湖南刑司獄幹官,改知臨川縣。監鎮江府榷貨務,年課羨三十萬。遷知郴州。歷湖南憲漕,以刑部郎官召對,再差知溫州。博記工文,尤長於詩,爲江湖派詩人。有《野谷詩稿》。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