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別離

妾離父母來從君,相期百年終此身。初合鸞凰席未煖,熟視眉目識未真。 兵符捉人夜調遣,丁寧尅日到邊面。紅旗在手弓在腰,花驄一躍迅於箭。 回頭語我勿慘傷,歸來印鬥金帶黃。我聞軍功未易就,膏血紫塞十八九。 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吠月啼曉喧孤幃,淚雨千行心肝摧。 與其眼穿萬里見無日,何如同赴沙場戰死俱白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鸞凰:鸞鳥與鳳凰,比喻夫妻。
  • (nuǎn):同「暖」。
  • 兵符:古代調兵遣將用的一種憑證。
  • 丁寧:同「叮嚀」,反覆地囑咐。
  • 尅日(kè rì):約定或限定的日期。
  • 花驄:即五花馬。
  • 耿耿:心中有事,憂慮不安的樣子。
  • 孤幃:孤單的帷帳。

翻譯

我離開父母來跟隨你,期望能與你百年好合相伴此身。剛結婚時像鸞鳳和鳴但在一起的時光還未溫暖,仔細端詳你的眉目還沒有完全認清。兵符來捉人夜晚進行調遣,反覆叮囑限定日子要到邊疆。手舉紅旗腰挎弓箭,五花馬一躍像箭一樣迅速。你回頭告訴我不要太過悲傷,回來的時候會有官印和金帶。我聽說軍功不容易取得,很多人在邊塞流血犧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心中憂慮不安翻來覆去地思考。在孤單的帷帳裏像狗對着月亮叫、雞對着天亮叫那般喧鬧,眼淚如雨般流下心肝欲碎。與其眼睛望穿萬里也看不見你沒有相見的日子,還不如一同奔赴沙場戰死都化爲白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新婚妻子送別丈夫出征的場景和心情。詩中描寫了夫妻短暫的相聚和離別時的不捨,以及妻子對丈夫此去邊疆危險性的擔憂和對未來的不安。通過對新婚之景、離別之景以及妻子內心痛苦糾結的刻畫,深刻地表達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無奈。「嫁狗逐狗雞逐雞」體現了妻子對命運的無奈接受,而「與其眼穿萬里見無日,何如同赴沙場戰死俱白骨」則把這種痛苦和無奈推向了極致,同時也反映了妻子對丈夫深深的愛和不願忍受長久分離之苦的情感。全詩感情真摯濃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趙汝燧

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號野谷。寧宗嘉泰二年進士。主東陽縣簿,遷湖南刑司獄幹官,改知臨川縣。監鎮江府榷貨務,年課羨三十萬。遷知郴州。歷湖南憲漕,以刑部郎官召對,再差知溫州。博記工文,尤長於詩,爲江湖派詩人。有《野谷詩稿》。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