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金宗亮 過訪求詩因贈
博衣儒冠來叩門,進揖據坐顏貌溫。
瘦骨微髯習雅言,自云失國風波民。
久覊中土逃苙豚,西北歷騁東南奔。
朅來一探苧蘿村,還拜湖上岳王墳。
下車復眺謝公墩,江南文獻足討論。
耆舊捧手尊所聞,丐導異客掀騷魂。
茗酌澹澹簷日暄,徐挹襟素雙眉顰。
嗟我亦如蝨處褌,何當鵠舉方圓分。
對子祇成胸獨捫,大地能自立者存。
故事忍問齒與脣,誰戒鰕䱇長鯨吞。
萬刼同歸娛朝昏,子且狂走脫其羣,贈子別句兼淚痕。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偕孟樂訪次申觀察新居 》 —— [ 清 ] 陳三立
- 《 泊蝦子塘 》 —— [ 清 ] 陳三立
- 《 和宗武金陵歲暮次其韻 》 —— [ 清 ] 陳三立
- 《 更生示元日感懷之作次韻和酬 》 —— [ 清 ] 陳三立
- 《 范大當世由天津寄示和曾廣鈞詩感而酬之末章并及朝鮮兵事 其三 》 —— [ 清 ] 陳三立
- 《 曉起書所見 》 —— [ 清 ] 陳三立
- 《 丙辰九月二十四日車赴杭州訪仁先恪士夜抵南湖新宅 》 —— [ 清 ] 陳三立
- 《 和恪士登樓感憤之作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