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松同年招同蒿叟仁先恪士尋西溪飲交蘆庵觀所藏卷子
攬勝偶師儒,移航接村店。
共載壺榼俱,傳笑一水徧。
港汊泝彎環,瀾沫欲飛濺。
歷歷十二橋,進寸視轉戰。
蔽溪革命草,滋蔓愈葱蒨。
非種應運生,誰補五行傳。
恣探搴嵐霞,峰壑極怪變。
綽約金銀臺,示現華鬟面。
塢隔荒庵在,聊厚懷賢願。
斯人一往蹤,留癖起狂狷。
老僧列藏軸,風味瀛洲彥。
取醉題紙尾,照席柿顆豔。
賞奇獲物表,莫問花如霰。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聘三至滬賦詒 》 —— [ 清 ] 陳三立
- 《 由九江之武昌夜半覉郵亭待船不至 》 —— [ 清 ] 陳三立
- 《 雨霽樓望 》 —— [ 清 ] 陳三立
- 《 二月二十一日同徐悟陽道長赴西山展墓作 》 —— [ 清 ] 陳三立
- 《 三月三十日游南京清涼山偕同年陳散原聯句 》 —— [ 清 ] 陳三立
- 《 伏日過李亦元刑部觀所藏京師攜出精槧本 》 —— [ 清 ] 陳三立
- 《 送梁節盦還焦山 》 —— [ 清 ] 陳三立
- 《 三月廿六日渡江入西山作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