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吳補松邀集樊園觀北周大都督寫經是日聞湘鄂都督戒嚴感事限九佳韻

老氏懲佳兵,釋迦馴虎豺。 象教嬗猶龍,其說匪淫哇。 靡靡向末劫,九宇噓昏霾。 黔庶保餘喘,頑嬉尚吾儕。 嘉辰表鮮旭,壺几窺園槐。 吳侯橐中攜,一卷留蛻骸。 寫經及萬字,精整垂模楷。 云拾燉煌遺,石室發藏埋。 題紀建德年,官繫都督階。 吐知勤明者,名氏塵已揩。 六代丁僭亂,獨想出世懷。 奈何撼鼾榻,怒有井底蛙。 患氣彌南服,篝火導狺啀。 湖波灌江漢,千里遏歸箄。 以仁易以暴,名實迭相乖。 矯首爭桑鄰,赴援無麻鞋。 觸山哀共工,鍊石祈靈媧。 且豎菩薩義,萬景吹枯䕸。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