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止庵相國挽詩

江海青茫茫,染夢別公地。 憑几督授稾,寫印爲校字。 顏汗覆瓿作,敢取溷寤寐。 留我耳中語,嗚呼遂隔世。 公早擢侍從,藉甚廊廟器。 乘軺歷方州,具瞻風教寄。 楨榦收俊髦,筐篚絕輿隸。 召侮弄國柄,蕭牆憂匪細。 兩宮果蒙塵,奔命干戈際。 諸葛性謹慎,密勿綜大計。 搘拄返蹕初,再覩乾坤霽。 澹泊平津宏,調護鄴侯泌。 盡瘁帷幄間,恩寵償狼狽。 聽履巧射影,初服依松桂。 卧起超覽樓,湘流盪吟思。 運極劇秦坑,懸喘窮海裔。 賤子亦流人,故懽拾遺墜。 談舌喟不辰,引咎每含涕。 苟活接汐社,老秃挈曹輩。 銷磨壘塊胸,壯公富新製。 蝸角一餉樂,聚散已殊勢。 酣歌斷風雨,溫馨蝕蘭蕙。 矧交豺獸跡,出浸靡寧歲。 撼痾釣游鄉,波道血泥漬。 村郭斥爲墟,爾倀導吞噬。 陸沈終自决,天誘欲誰冀。 一瞑掬萬恨,慘澹訴先帝。 虛空真靈翔,披髮當下視。 有身憐後死,賢達日相棄。 冷月漏蜃樓,求索魂九逝。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