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日雨中發南昌抵崝廬上塚三首 其二
弛裝躡虛樓,拂我蛛網榻。
叢篁涼壓屋,疊與峯影雜。
一燭光兀兀,悲懷對開闔。
阿爺所憑几,把卷想傳榼。
阿爺所窺窗,獨樹猶如塔。
廿年歌哭地,留供蟁虻噆。
宵深雷雨翻,谷音萬馬踏。
惝恍走精魔,撼牀圍老衲。
沈夢漲海底,呼吸波濤合。
骨甦吐孤呻,落枕晨雞答。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倦知同年寄示海樓看雪詩感和一首 》 —— [ 清 ] 陳三立
- 《 臘月二十五日由九江還金陵寓園 》 —— [ 清 ] 陳三立
- 《 冬日徐園看殘菊晚歸過乙盦出觀新句 其三 》 —— [ 清 ] 陳三立
- 《 寄姚叔節 》 —— [ 清 ] 陳三立
- 《 羅順循大令官定興以受代僅免團匪外兵之難冬間將家避河南爲書上先公言禍變始末甚備蓋尚未及聞先公之喪也發書 》 —— [ 清 ] 陳三立
- 《 曉發吳城渡湖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天琴老人一月中得詩百廿餘篇中多見及之什不克酬和聊紀以五十六字用博一笑 》 —— [ 清 ] 陳三立
- 《 閔災 其三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