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園公讌賦別分韻得菊字

蛇山首聳牙簇簇,棹尾江水如轉轂。 靄園高置額頂間,囂市平林咸到目。 黃髯倦游還好事,特闢玲瓏數椽屋。 歲時賃廡琴志生,挈妾抱書歌當哭。 春風邀屐踏蘼蕪,秋雨依簷韻花竹。 我來就宿忘主客,菽乳芋魁每充腹。 差喜朋侶得聞之,紛紛送酒且饋肉。 自然談笑出酸腸,真見江湖容老秃。 賤儒醉飽工作計,朝咍暮吟苦不足。 捉鼻閒看北郭船,簪頭靜映東籬菊。 晴霄萬仞雕鶚動,倏布離筵對奇服。 滿眼英俊氣何橫,挂口瀛寰意微觸。 方今畫策收桑榆,競資同軌控大陸。 幾人出手辨茲事,自哂騃鈍信碌碌。 鑿空鑄錯卒未喻,拚歸牧豕西山麓。 倚柱睨壁篤行李,衆芳所在吁誰屬。 翻思十載眠食地,鐘磬不改亭臺續。 猥遭元老顧樗散,又荷羣賢采邊幅。 士生當世無一成,兩肩扛喙但飲啄。 千悲萬慮雜肝腑,忍拋公等問時局。 野鴨蔽天霜氣淨,門外帆檣森筍束。 留語窗几蓄丹鉛,後先題寄煩最錄。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