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屬題:囑託他人爲某一事物或作品題字或題詩。
- 勝賞:快意地觀賞。
- 芒屨(jù):用芒草做的鞋。
- 臥遊:欣賞山水畫以代遊覽。
- 奇詭:奇特怪異。
- 開闔(hé):開啓與閉合。
- 不世情:非凡的情致。
翻譯
夢中染到上方山,快意觀賞卻辜負了芒草鞋。拿什麼來娛樂以代替遊覽呢,用圖畫詩作排列出奇特怪異的景象。蒼青色的環繞天空開合,萬千生靈躍然在這一張紙上。對着吟誦這非凡的情致,影子如在那泉谷之後。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上方山圖而展開,表達了詩人對上方山的神往以及對畫作的欣賞。詩中說雖在夢中與上方山有染,但實際中卻未能親身前往,只能通過圖詠來領略其奇詭之美,體現出一種遺憾與嚮往交織的情緒。「開闔蒼圍天,萬靈躍一紙」生動地描繪出畫作的精妙和生動,將上方山的壯麗景色和諸多生靈逼真地呈現在紙上。最後表達了詩人在欣賞吟誦這幅圖時產生的獨特情致,以及彷彿置身泉壑之尾的感受。整體意境空靈,情感真摯,將對實景的嚮往與對畫作的讚美融爲一體。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望鍾山 》 —— [ 清 ] 陳三立
- 《 息存翁宅消寒第二集庸庵有詩次其韻 》 —— [ 清 ] 陳三立
- 《 愚園 》 —— [ 清 ] 陳三立
- 《 若海招集古渝軒寫句紀事因憶孺博會飲此樓曾幾何時遽爾慯逝次和及之 》 —— [ 清 ] 陳三立
- 《 雨夜遣興用樊山布政午彝翰林唱酬韻 》 —— [ 清 ] 陳三立
- 《 六月十六日由南昌舟還金陵養疴湖上望廬山憶南康郡守王翰林並憶林貽書提學偕幕僚黃墨園君方入游此山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晴樓遣興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湖口阻暴風六七日因卻還九江取陸赴南昌得絕句六首 其六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