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坡詠雪浪石
坡公屢詠雪浪石,狀寫筆勢交崩奔。
奇質異熊雖未覩,但喜曾落天驕魂。
當時戰法襲古制,或備取給非虛言。
世變鐵石久代嬗,等爲玩具誇留存。
況今海國爭喋血,飛車潛艇難勝原。
區區我仍卻强敵,守禦寧患羣雄吞。
獨怪公寶仇池供,九華坐失增煩寃。
胡不挾此詣西夏,功收一礮尤喧喧。
辱公摩挲又千載,瓌物空遺吟詠痕。
近傳巋然蹲正定,有饋權貴移白門。
歲時遭遇持節去,棄置今歸劉氏園。
好奇宜下米顛拜,摹似兼欲倪迂捫。
會瞥積氣補霄漢,箕斗下燭雲濤翻。
咫尺尋訪副公願,預設誕語焉足論。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