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李審言詳見贈二首 其二
江介盛文儒,錯落懸眼前。
王梁搴荃蘭,二方醉簡篇。
屠生揚妙音,臨流奏湘絃。
袁宏久死去,坐想神骨妍。
君盡狎數子,若海納衆川。
猥逐類唾餘,肝膈寄一宣。
我實怯大敵,伏欲倒麾旃。
兹事在天壤,細碎末足賢。
草棘躍鳴蟲,苟爲夔蚿憐。
知新耀聖文,派別導源泉。
非君起治之,詎易口耳傳。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尋龍蟠里顧石公學博不遇歸途作 》 —— [ 清 ] 陳三立
- 《 山行至冷水坑觀姻家卜葬處口占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盆玩水仙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非園和鶴亭同游復有梅泉吷庵伯夔 》 —— [ 清 ] 陳三立
- 《 淮舫初集同子大恪士梅盦木齋伯涵二首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訪楊子琴同年不遇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別仲弟墓作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十八日泊園社集詠蘭得豔韻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