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霽過吳城江上遣興
烈風促夜舟,重湖託杯渡。
驪龍睡正酣,已破公超霧。
朝暾在亭桷,霞綺漏秋樹。
低昂市廛接,作行投雁鶩。
臨窗浮酒巵,林氣暖相護。
余懷信顛倒,迷方未容悟。
攘臂笑馮婦,擁鼻效謝傅。
慙荷父老言,邯鄲失故步。
鬱想拾零蹤,綽約來去路。
新波齧洼渚,微醺吐殘句。
城頭挂西山,怒然緬邱墓。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節庵濤園先後來江南余病中相見頃節庵之滬濤園還南昌賦此寄憶 》 —— [ 清 ] 陳三立
- 《 劉聚卿觀察屬題晉義熙銅鼓搨本傳爲虞舜廟祭器有阮文達題字 》 —— [ 清 ] 陳三立
- 《 天琴老人一月中得詩百廿餘篇中多見及之什不克酬和聊紀以五十六字用博一笑 》 —— [ 清 ] 陳三立
- 《 黃忠端潑墨圖題應余與九 》 —— [ 清 ] 陳三立
- 《 雪中訪半山寺 》 —— [ 清 ] 陳三立
- 《 袁伯夔母唐太夫人八十壽詩 》 —— [ 清 ] 陳三立
- 《 寄調伯弢高郵榷舍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秉三過話園亭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