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亭

新寺囘廊入翠微,亭前珠樹鬪芳菲。 寄言遊者休披採,還似人懐薏苡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真珠亭:爲詩歌所描述的地點。可能因周邊景色美麗如同珍珠般珍貴,或與真珠有某種關聯而得名。
  • 迴廊:曲折環繞的走廊。
  • **翠微(cuì wēi)**:青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這裏表示新寺的迴廊延伸到青山之間。 **
  • 珠樹:神話、傳說中結珠的樹,這裏用來形容亭前美麗的樹木,滿樹繁花好像珍珠般。
  • 鬥芳菲:形容百花盛開、競相爭豔的景象 ,鬥是比賽、較量之意,芳菲指花草茂盛、花香濃郁。
  • 寄言:託人傳話,這裏可理解爲詩人囑託。
  • 披採:採摘。披有分開、撥開之意,採即採摘。
  • ****薏苡(yì yǐ):植物名。果實橢圓形,果仁白色。在詩中,「薏苡歸」用了典故,馬援出征交趾時常吃它以抵禦瘴氣,班師時帶回一車作爲種子。結果有人誣陷馬援帶回的是珍寶 。此處告誡人們不要隨意採摘,避免像有人因薏苡而遭猜忌那樣。

翻譯

新建成寺廟的曲折迴廊,一直蜿蜒伸進那青蔥的山巒之間;亭前那些繁茂美麗的樹,正綻放着絢爛花朵,爭奇鬥豔、芬芳四溢。我在此囑託過往的遊人啊,可千萬不要隨意去採摘這些花朵,要知道,不經意的舉動可能會像有人因攜帶薏苡歸來卻遭猜忌一樣,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了真珠亭所在寺廟的清幽環境,「新寺迴廊入翠微」一句,將寺廟的迴廊與青山連在一起,給人一種靜謐悠遠之感,爲下面亭前景色的描繪奠定了寧靜的基調。 「亭前珠樹鬥芳菲」則着重描寫亭前的樹木繁花似錦、爭奇鬥豔之景,讓人彷彿能看到絢爛的色彩,聞到撲鼻的花香。

後兩句「寄言遊者休披採,還似人懷薏苡歸」筆鋒一轉,從賞景過渡到對遊人的勸誡。詩人藉助「薏苡之謗」的典故,勸遊人不要隨意採摘,看似簡單的告誡,實則蘊含着人生哲理。它反映了世間人心複雜,即使一些看似平常的行爲,也可能會引發誤會和無端的猜忌,警示人們行事要謹慎。整首詩情景交融,以景開篇,以理結尾,景中藏情,情中寓理,富有深意和韻味。

金君卿

宋饒州浮樑人,字正叔。仁宗慶曆間進士。累官知臨川、江西提刑、度支郎中。治“五經”,長於《易》。有《易說》、《金氏文集》。 ► 1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