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

· 蘇泂
長安五月火雲堆,客子光陰鬢髮催。 謀國已嗟無位及,憂家只怕有書來。 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驚心不要開。 焉得兒男備征戍,等閒挈取版圖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火雲堆:形容天氣炎熱,雲彩像火一樣堆積。
  • 客子:旅居在外的人。
  • (jiē):嘆息。
  • 萱草:一種草本植物,古人認爲可以使人忘憂。

翻譯

在長安,五月的天氣炎熱,雲彩如火焰般堆積,旅居在外的人,時光匆匆,鬢髮都被催白了。想要爲國家出謀劃策,卻嘆息自己沒有職位可以施展抱負,擔心家裏的情況,只怕有書信傳來不好的消息。石榴花鮮豔奪目,卻不曾去採摘,萱草讓人驚心,只希望它不要開放(暗示不想面對憂愁之事)。怎樣才能讓兒男們都去征戰戍守,輕易地將國家的版圖收復回來呢?

賞析

這首詩以「家國」爲主題,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家人的牽掛。詩的開頭通過描寫長安五月的炎熱天氣,烘托出一種壓抑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緊迫和人生的無常。「謀國已嗟無位及,憂家只怕有書來」這兩句,深刻地表達了作者作爲一個普通人,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和對家庭的關心,這種無奈和矛盾的心情在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驚心不要開」則用榴花和萱草這兩個富有象徵意義的植物,進一步強化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不安。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希望國家能夠強大,收復失地的願望,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情感真摯,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詩作。

蘇泂

蘇泂,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泠然齋詩集》八卷。 蘇泂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酌校有關史籍。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8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