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巽亭

公自登臨闢草萊,赫然危構壓崔嵬。 涼翻簾幌潮聲過,清入琴尊雨氣來。 疇昔江山何處好,生平懷抱此中開。 東南地本多幽勝,此向東南特壯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闢草萊(pì cǎo lái)**:開拓荒草雜生之地,意味着對地方進行開發建設。
  • 赫然:顯著盛大的樣子。
  • 危構:高大的建築,這裏指巽亭。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勢高大險峻,這裏借指高大的山勢,巽亭壓在上面,顯示其雄偉。
  • 簾幌(lián huǎng):窗簾和帷幕。
  • 琴尊:琴和酒樽,借指飲酒彈琴的高雅生活。
  • 疇昔:往昔,從前。
  • 懷抱:抱負、胸懷。
  • 幽勝:清幽美好的地方。

翻譯

您親自登臨此地,開拓荒草,那高大雄偉的巽亭赫然聳立於險峻的山上。清涼的風吹動着窗簾,潮水的聲音傳來;清新的雨氣帶着涼意,融入這彈琴飲酒的氛圍中。過去不知哪裏的江山景色最爲美好,如今生平的胸懷卻在此地得以盡情舒展。東南地區本來就多有清幽美好的地方,而這巽亭所在的東南之地更是格外壯觀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杭州巽亭壯麗的景色以及詩人在此處的感受。首聯通過「闢草萊」「赫然危構」等詞,展現了巽亭修建的不易以及建成後的雄偉姿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頷聯「涼翻簾幌潮聲過,清入琴尊雨氣來」,從聽覺和觸覺等多角度描繪亭中感受,潮聲、雨氣與清涼之風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清幽高雅又富有動感的氛圍。頸聯「疇昔江山何處好,生平懷抱此中開」,由景及情,將往昔對江山的探尋與當下在此處胸懷的舒展相對比,點明此地給詩人帶來的獨特觸動。尾聯「東南地本多幽勝,此向東南特壯哉」,在對整個東南勝景的誇讚中,突出巽亭的獨特壯美,進一步昇華了對巽亭的讚美之情。整首詩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展現了詩人對巽亭景色由衷的喜愛與讚美,以及在此處身心得到釋放的暢快。

蘇舜欽

蘇舜欽

蘇舜欽,北宋詞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時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位。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曆革新,爲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閒居蘇州。後來復起爲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