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無忌南歸

· 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遊,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裏儒遇。 嘗聞閩中奇,英雋所叢聚。 山川降靈氣,稟肖時魁梧。 往在祥符中,黃李稱獨步。 當時盛文物,在廷充振鷺。 二子簉其間,軒軒並鑣驅。 得志何所如,康莊躍騏馵。 時文變新律,高辭無累句。 人傳幼婦碑,朝奏客卿賦。 奇器擅圭璧,至音有韶濩。 當寧喜同時,士林爭景附。 淵澄或無魚,木秀乃生蠹。 嗟哉士之賢,入朝嘗見惡。 叔才亦稍遷,祕書觀四庫。 命窮時不偶,伶仃獨翁孺。 名雖鼎甲貴,官止塵勞污。 蹉跎三十年,困躓卒顛仆。 伊予生後時,舉頸徒企慕。 鄭子乃其甥,肖貌何穎悟。 讀書博而詳,偉詞亦能鑄。 朅來至京國,首與予款晤。 吾嘗念古昔,人賢猶愛樹。 況遇賢之出,何必緣雅素。 從遊遂無間,往來靡常度。 近遭試秋官,報罷不知故。 飄飄嘆窮途,歸橐不能具。 當路少知己,腹心誰可布。 我嗟近世人,齪齪何足數。 見善不能舉,徒然用炰喔。 士有處憂困,豈嘗一蒙顧。 勸君自求己,何用頻齟齬。 還家樂詩書,養心益堅固。 無因一傷手,乃欲改前措。 澤豹未成文,尚能隱深霧。 齊禽戢其翼,久亦蒙傅羽。 況子氣方剛,丁辰年未暮。 勉勉信予言,勤勤蹈前趣。 更想渭陽賢,懷道當有遌。 王忱希範寧,羊曇宗謝傅。 武子稱衛玠,逢時乃騰騖。 深源賞康伯,傳經有訓注。 子其慕斯人,戒哉惇向素。 還來取高第,擢俊膺帝籲。 更發翁孺名,後來益垂裕。 作歌送子行,予言豈虛諭。
拼音
蘇頌

蘇頌

宋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6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