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昌化民家
晚程息勞轍,白日流西暉。
水鳥得魚去,耘夫荷鋤歸。
川原杳仟綿,林野雜依霏。
一來扣竹館,相邀入荊扉。
重巖吐清溜,澄陰布殘菲。
曰予考此室,十世相因依。
左右桑果足,歲日雞豚肥。
豐猶未至裕,歉亦無能飢。
予聞良自愜,欲謀北山薇。
有田可同耕,有蠶當共衣。
車伕猝無情,此志仍重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憩(qì):休息。
- 仟綿:同「芊綿」,草木茂盛的樣子。
- 依霏:形容雲層厚密。
翻譯
傍晚的路途停下疲勞的車轍,白日流動着西天的餘暉。水鳥抓到魚離去,農夫扛着鋤頭回來。河流原野深遠草木茂盛,樹林田野間雲霧繚繞。一來到就敲那竹子做的館舍,被相邀進入柴門。重疊的岩石吐出清澈的水流,陰暗處散佈着殘花。說我考查這房子,十代人相互依靠。左右有充足的桑果,每年日子有雞和豬肥壯。豐足還沒有達到富裕,收成不好也不至於飢餓。我聽到這些確實自己很愜意,想要謀取北山的薇草。有田可以一起耕種,有蠶應當共同裁衣。車伕突然很無情,這個志向還是再次被違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昌化的一處民家及其周圍的景象,傳達出一種淳樸寧靜的田園生活氛圍。詩中描寫了自然景色的美好,如西暉、水鳥、川原等。對民家生活的描述,體現出這裏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能自給自足,安穩度日。詩人對這種生活表示了嚮往,希望能在這裏過上耕織相伴的生活。然而最後因車伕的原因,願望未能實現,多少有些遺憾。全詩語言質樸,意境清新,展現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渴求和對現實阻礙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