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題峯山

不須歌吹上叢臺,千里晴川入座來。 世事難憑休掛口,生涯見在且銜杯。 無情趁暖花先老,有信迎寒雁已回。 遙想故園親種菊,霜枝露蕊向誰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叢臺:相傳是戰國時趙武靈王爲閱兵與歌舞而建,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
  • 晴川:晴天下的江面。

翻譯

不需要在歌吹聲中登上叢臺,千里的晴川彷彿進入座位前。世間的事難以依靠就不要多談論,人生在世暫且盡情銜杯飲酒。無情的是趁着暖和花兒先就老去,有守信的迎接寒冷的大雁已經歸來。遙想故鄉親自種下的菊花,在霜打的枝條和帶露的花蕊會向誰開放呢。

賞析

這首詩先寫了無需歌舞登上叢臺也能領略到美好風光,體現出一種開闊的心境。接着感慨世事難料,不如飲酒享受當下,透出一種無奈與豁達交織的情感。後面描寫自然景象中花的早老和大雁的守信歸來,形成對比。最後遙想故園之菊,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意境開闊又蘊含着深深的思緒,情緒較爲複雜微妙,將自然景色與個人的思考、情感融合在一起,富有情韻。

姚孝錫

宋徐州豐縣人,字仲純,號醉軒。徽宗宣和六年進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門,州將議以城降,孝錫投牀大鼾,略不爲意。後脫身移居五臺,不仕。善治生,積粟至數萬石,遇歲飢,盡出以賑貧乏,多全活。中年後,以家事付諸子,日與賓朋縱吟山水詩酒間。卒年八十三。有《雞肋集》。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