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 祖可
誰向江頭遣恨濃。碧波流不斷,楚山重。柳煙和雨隔疏鍾。黃昏後,羅幕更朦朧。 桃李小園空。阿誰猶笑語,拾殘紅。珠簾卷盡落花風。人不見,春在綠蕪中。
拼音

所属合集

#小重山

注釋

蕪:衆草叢生之處。

這首詞通篇描寫暮春景色,隱隱含露惜春之意,煙柳疏鍾,碧波東流,風捲珠簾,桃李園空。轉眼春色將盡,對此能無感觸!全詞清麗雋雅,委婉含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iǎn)恨:猶「遺恨」,留下的怨恨。
  • **楚山:這裏泛指江邊的山,楚地多山,常稱楚山。
  • **柳煙:柳樹枝條細長,茂密如煙,故云柳煙。
  • **羅幕:絲羅帷幕,通常用來指室內的帷幕。
  • **阿誰:即「誰」,六朝、唐時口語常加「阿」字。
  • **綠蕪:叢生的綠草。

翻譯

是誰在江頭留下了濃郁的愁恨呢?碧綠的江水潺潺流淌,彷彿這恨意綿綿不絕,江邊的山巒重重疊疊。如煙的柳色籠罩在細雨中,那遠處稀疏的鐘聲彷彿也被阻隔。黃昏降臨之後,室內的絲羅帷幕顯得更加朦朧。

小園裏桃花和李花早已凋零,園中一片空寂。可又有誰還在歡聲笑語,俯身拾起那飄落的殘花呢?珠簾被捲起,落花的風吹入屋內。但思念的人卻不見蹤影,唯有滿園的春色留存在這一片叢生的綠草之中。

賞析

這首詞描繪出一幅朦朧而充滿哀愁的春日黃昏圖。上闋以景襯情,通過江頭的恨、流淌的碧波、重重的楚山,結合柳煙、疏鍾、黃昏及朦朧羅幕,營造出一種深沉而壓抑的氛圍,將心中愁緒渲染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惆悵。

下闋場面變換至園內,「桃李小園空」暗示春光已逝,再用有人「拾殘紅」的笑語反襯出內心孤寂。「珠簾卷盡落花風」則進一步強化了這份孤寂與對某人的思念。結尾「人不見,春在綠蕪中」一句,以景語作結,人去園空,徒留滿園春色於綠草叢中,餘韻悠長,將詞人尋覓不得的失落、對往昔美好的眷戀,以及時光流逝的無奈,都融入這一片生機勃勃卻又有些悽清的春日綠蕪之景中,耐人尋味 。整首詞情感細膩,寫景言情水乳交融,具有頗高的藝術價值。

祖可

宋僧。潤州丹陽人,俗姓蘇,字正平。原名序。蘇庠弟。住廬山。得惡疾,人號“癩可”、“病可”。工詩,頗多佳句,爲時人稱譽,入江西詩派。有《東溪集》、《瀑泉集》。 ► 3篇诗文

祖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