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拼音

譯文

楊柳絲絲風中擺弄輕柔,煙縷迷漾織進萬千春愁。海棠尚未經細雨溼潤,梨花卻已盛開似雪,真可惜春天已過去一半。 而今往事實在難以重憶,夢魂歸繞你住過的閨樓。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雙調,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後闋兩平韻。 弄輕柔:擺弄着柔軟的柳絲。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句:春分時節,海棠常經雨開花,梨花開時似雪,故云。 難重省(xǐng):難以回憶。省,明白、記憶。 秦樓: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蕭史所居之樓。此指王雱妻獨居之所。 丁香:常綠喬木,春開紫或白花,可作香料。 豆蔻:草本植物,春日開花。

此詞爲王雱懷念妻子所作,觸眼前之景,懷舊日之情,表現了傷離的痛苦和不盡的深思。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上闋第一句“楊柳絲絲弄輕柔”,柳條細而長,可見季節是在仲春。“弄輕柔”字寫楊柳在春風中輕搖的柔美,分外點出垂柳初萌時的細軟輕盈、盎然春意。以“煙縷”來形容輕柔的楊柳,大概是由於四月的時候,垂柳的頂端遠遠望去,宛如一抹淺綠的煙雲。楊柳如煙這個比喻並不新鮮,但“煙縷織成愁”,則出語新奇,耐人尋味。如煙的垂柳和心中的愁思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卻用一個“織”字將二者綰合,彷彿楊柳能通曉人性。“愁”字的出現。爲整首詞披上淡淡哀愁的羽衣。然而這憂傷從何而來,詞人並未解釋。只是在寫完垂柳之後,他將筆觸轉向春日的另兩種花朵:海棠與梨花。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雨”“雪”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這句的意思是說,海棠的花瓣還未像雨點般墜,。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經如雪花般紛紛飄落。由此知道,原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在韶華易逝的感喟中,詞人不禁觸目生愁。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原來有一段值得留戀、值得追懷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重演,舊地又不能再到,則只有憑藉迴歸的魂夢,圍繞於女子所居的值得懷念的地方了。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達。這分明就是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憂鬱而未吐,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結連理。整個下片的意思是說,儘管一切的夢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內心纏綿不斷的情意依然專注在那個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境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雱(pāng):字元澤,王安石之子。
  • 秦樓:秦穆公爲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後世多以秦樓指婦女的居処。

繙譯

楊柳在風中輕柔地擺弄著它的枝條,如菸霧般的柳絲編織出一片哀愁。海棠花還未被雨打落,梨花卻已如雪花般先開了,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到如今過去的事情難以重新廻想,廻歸的夢縈繞在女子的居処。相思之情衹在那丁香的枝頭,豆蔻的梢頭。

賞析

這首詞上片以景襯情,通過描繪楊柳、海棠、梨花等景物,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氛圍,傳達出春天即將逝去的感慨。下片著重抒情,“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表現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以及對心中人的思唸。結尾“相思衹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以具象化的意象表達抽象的相思之情,極爲精妙,使那份相思顯得更加婉約動人。整個詞意境優美,情感細膩,語言婉約,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才情。

王雱

宋撫州臨川人,字元澤。王安石子。性敏甚,未冠已著書數萬言。英宗治平四年進士。作策三十餘篇及《老子訓傳》等,鏤版行世。神宗熙寧四年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受詔撰《詩義》、《書義》,擢天章閣待制兼侍講。書成,遷龍圖閣直學士,以病辭。所著尚有《論語解》、《孟子注》、《南華真經新傳》等。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