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登峯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出自 謝枋得 的《 小孤山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衆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勇士專場立,危比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峯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小孤山:在今安徽宿松東長江中。
  • 海門關:指小孤山所處位置險要,是海上往來的重要關口。
  • 海眼:古人認爲海水是從地下的洞穴流出,此指小孤山下的深邃水洞。(hài):使……震驚。
  • 砥柱:原指三門峽東的一個石島,這裏喻小孤山。
  • :阻擋,抵禦。
  • 專場:獨霸一場。
  • :高危,形容小孤山高聳危險。
  • 孤臣:孤立無助的臣子。
  • 末世:一個朝代衰亡的時期。
  • 造極:登上頂峯。

翻譯

人們都說這裏是海上往來的險要關門,山下那深邃開闊的水洞讓衆人驚歎震撼。 天地間偶然留下小孤山這中流砥柱,江山因爲有它阻擋住兇猛的狂濤巨瀾 。 小孤山堅固得如同猛士獨立,傲然於世,它高危的態勢又好似末代孤立無援臣子陷入艱難之境。 明日我一定要登上山峯的最高處,極目渺遠,俯瞰宇宙的廣闊景象,讓我的內心更加開闊舒坦 。

賞析

這首詩開頭從人們對小孤山的傳說描寫起,寫出其位置險要,海眼的壯觀帶給人的震撼。頷聯將小孤山比作天地間偶然留下的砥柱,強調它在江山之間中流砥柱般的作用,賦予小孤山深厚的意義 。頸聯通過把小孤山比作勇士和孤臣,形象地寫出小孤山的堅強與高危,將小孤山的特點與詩人聯想到的人生境地結合起來,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尾聯詩人表達了要登上絕頂俯瞰宇宙的願望,借景抒情,表現出一種超脫豁達、胸懷寬廣的心境。整首詩託物言志,借小孤山表達了詩人堅定的意志、面對困境的無畏精神以及廣闊的胸懷,同時也在讚美小孤山的雄偉氣勢中融入了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人生感慨。

謝枋得

謝枋得

宋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除撫州司戶參軍。次年爲建康考官,出題暗譏時事,忤賈似道,謫居興國軍。恭帝德祐初,以江東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變姓名入建寧唐石山。宋亡,居閩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薦,辭不起。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強之北上,遂不食而死。門人私諡文節。有《文章軌範》、《疊山集》。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