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因流浪処,暫得見何郎。

出自 李賀 的《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入苑白泱泱,宮入正靨黃。 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 別館驚殘夢,停杯泛小觴。 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
拼音

譯文

御溝水清白又深廣,流進宮苑圍牆,宮女們正忙着修飾梳妝點花黃。 沿着御溝水砌的石條冰冷冷,鴨頭色綠水拂拭着河岸散芳香。 流水經離宮館,驚人晨夢催起牀,人們在曲水岸邊,流杯飲小觴。 我幸運地在這碧波盪漾的地方,短暫地見到才貌雙全的駙馬郎。

注釋

沈駙(fù)馬:一説指唐順宗之女西河公主之夫沈暈,一説指唐憲宗之女南康公主之夫沈汾,皆李賀同時人,已難确指。 御溝:流入富內的河道。 苑(yuàn):指宮室內苑。 泱泱(yāng):深廣的樣子。 宮人:宮女。 靨(yè)黃:在面頰附近施以月形黃色粉妝,曰黃星靨,見段成式《酉陽雜俎》。 龍骨:指沿著御淘砌的石條,因石上雕有龍形,故名。 鴨頭:指綠色的水。唐時有種染料叫「鴨頭綠」,似其色之水稱鴨頭。 別館:指流水離開宮館。 殘夢:指拂曉將醒時之夢。 泛小觴(shāng):即流觴,古人斟酒於觴中,放在曲折的水中,隨水流泛,在誰的面前停下,誰就喝酒。 流浪處:指御溝水清波蕩漾之處。 何郎:三國魏何晏,字平叔,南陽人,有奇才,美容貌,尙金鄉公主。這裏藉以指沈駙馬。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首聯敘事,交代地點。頷聯寫景,點明時間。頸聯寫詩人與沈駙馬的才情和詩興。尾聯爲感激之辭。這首詩全詩倒敘,先寫宮苑清晨之景,後寫入苑情由,顯示出了李賀的詩才。

賞析

唱和是詩歌中非常廣泛的題材,它記載了泱泱詩國的風流雅韻。李賀和沈駙馬同遊宮苑以「賦得御溝水」爲題,唱和贈答。 詩寫御溝之水,衹起首一句直筆狀水流之貌,餘皆曲爲之辭,然都不離御溝和水。流入御溝之水,始則「白泱泱」,其時正値清早時候,繼而水繞溝堤,已有脂粉香氣。再經別館,汩汩有聲,故能驚人夢醒,曲折回環,故可流觴飲酒爲樂。同遊者貴爲駙馬,幸得相見於御溝。即使這種應酬之作,李賀寫得也不空泛,溝水流入宮苑、宮女正在梳妝,水聲驚醒早夢,水流泛然、可供流觴等一系列場景的描繪,顯得富有生活情趣。從詩中「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停杯泛小觴」來看,當是三月三日宴遊作「流觴曲水」之戲。 這首詩首兩句敍事,交代地點。第三、四句寫景,「冷」補足「宮人正靨黃」,點明同遊宮苑的時間是早晨。「拂岸鴨頭香」寫温馨和諧之景,不言「綠」字,然意趣盎然。「停杯泛小觴」緊扣詩題,以浪漫的筆調突出了詩人與沈駙馬的才情和詩興。末兩句爲感激之辭,將沈駙馬比作才貌兼備的何晏,贊美之中依稀傳達了相聚時的歡快。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泱泱(bái yāng yāng):形容水勢浩大,波光粼粼的樣子。
  • 靨黃(yè huáng):指宮女臉上的妝容,靨指麪頰上的酒窩,這裡指妝容。
  • 龍骨:指禦溝的堤岸,形狀似龍骨。
  • 鴨頭香:形容水邊植物的香氣。
  • 別館:指宮外的館捨。
  • 泛小觴(fàn xiǎo shāng):指輕輕地搖動酒盃,使酒中的酒花泛起。
  • 何郎:指沈駙馬,即沈佺期,唐代著名詩人。

繙譯

進入宮苑,衹見白茫茫的水麪波光粼粼,宮女們正化著淡黃色的妝容。 環繞堤岸的禦溝水冷清清的,拂過岸邊的植物散發出陣陣香氣。 在宮外的館捨中,我被驚醒了殘夢,停下手中的酒盃,輕輕搖動,酒花泛起。 幸好因爲流浪至此,我得以暫時見到才華橫溢的沈駙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賀在宮苑禦溝邊的所見所感。詩中,“白泱泱”形容水勢浩大,與“靨黃”的宮女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宮中的繁華與冷清。後兩句通過對禦溝水邊的景物描寫,傳達出一種淡淡的哀愁。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沈駙馬的敬仰之情,同時也透露出自己流浪在外的無奈與孤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詩歌風格。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