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爲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拼音

注釋

〔秋容〕:指白海棠素淡的姿容。據“五行”之說秋色屬白,故借秋以喻素白。 〔七節〕:形容海棠枝節繁多。 〔出浴太真〕:唐玄宗曾賜楊貴妃沐浴華清池,又曾以海棠睡未足喻貴妃醉態。 〔捧心西子〕:指西施“捧心而顰”的病態美。借古代美人喻白海棠。 〔愁千點〕:指枝上盛開的朵朵白花,若含無限哀愁。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zhēn)怨笛送黃昏〕:把白海棠喻爲獨守空閨思念情郎的女子。如有意,像有所思慮。清砧,指清冷的搗衣聲。古時婦女爲遠人作寒衣多於秋夜將衣搗平,故砧聲多用以表達婦女秋夜搗衣懷念遠人的意境。怨笛,哀怨幽咽的笛聲。 〔湘簾〕:湘妃竹做的簾子。 〔縞袂〕:白色的衣袖。

賞析

賈寶玉的詩中間二聯可以看作對薛寶釵、林黛玉的評價和態度。薛寶釵曾被賈寶玉比喻爲楊貴妃,則“冰作影”正寫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其內心冷漠無情恰如“冰”人。“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黛玉以“玉爲魂”,恰說明了寶玉心中的林妹妹纖瑕不染,分外清高。從寶玉對二人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中可以知道,寶玉心中只有黛玉纔是志同道合的知心人。“曉風結愁”,“宿雨添淚”,表面上是在寫海棠,實際卻是寫黛玉寄人籬下的愁苦心境,以至最終的芳華早逝。“獨倚欄”,“清砧怨笛”是寫寶玉在黛玉死後的孤苦心境,是對這份悽美愛情的祭奠。   特別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些詩多半都“寄興寓情”,而作者擅用隱語,往往讓詩與人物的情感,故事的背景,甚至是最終的歸宿都密切相關。凡此種種,要使每一首詩都多方關合、左右逢源,必須經作者慘澹經營、匠心獨運,才能臻於完美的境地。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瀋陽(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爲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2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