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孰雲:誰說。
- 閒曠:閒散、曠達。這裏指長久無所作爲。
- 保知寡:知音少,朋友少。
- 窮巷:偏僻簡陋的小巷,這裏可指代詩人的處境。
- 春條:春天的枝條。
- 秪(zhǐ):僅僅、只。
- 盈把:滿把,一把。形容數量少。
- 鵬舉:大鵬高飛。《莊子·逍遙遊》中說大鵬乘風飛上九萬里高空,這裏代表遠大的志向和成功。
- 歌牛下:指甯戚飯牛歌的典故,甯戚在喂牛時唱歌引起齊桓公的注意,後被重用 。這裏是表達自己只願在當下的處境自得其樂。
翻譯
誰說我長久以來閒散無爲呢,我本就深知自己知音稀少。住在這偏僻的小巷一事無成,春天的枝條我也只能握滿一把。怎麼能羨慕那大鵬展翅高飛呢,我暫且只想像甯戚一樣在牛旁歌唱。由此可知古代的人啊,也有和我一樣處境的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高適在困境中的感慨與思索。詩開篇通過「孰雲久閒曠,本自保知寡」表明自己並非甘願閒散,而是知音難覓、處境不佳。「窮巷獨無成,春條秪盈把」生動地描寫出生活的困窘與一事無成的無奈,用春天枝條盈把這一形象體現出路的狹窄寂寥。「安能羨鵬舉,且欲歌牛下」轉折自然,展現出詩人不盲目追求高遠目標,而是選擇在現實中自我安慰、安於現狀的心境。最後「乃知古時人,亦有如我者」將自身境遇與古人相聯繫,拓寬了詩歌的意境,使詩人的孤憤之情有所寄託,表明自己的困境並非個例,體現出一種滄桑的歷史感和自我慰藉。全詩用語樸實,情感真摯,從個人的落寞,伸展到對古今同類命運的感懷,讀來耐人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