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如餓花,瞥見不復明。

出自 孟郊 的《 秋懷
歲暮景氣乾,秋風兵甲聲。 織織勞無衣,喓喓徒自鳴。 商聲聳中夜,蹇支廢前行。 青發如秋園,一剪不復生。 少年如餓花,瞥見不復明。 君子山嶽定,小人絲毫爭。 多爭多無壽,天道戒其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暮:年末,年底。
  • 景氣乾:景象乾燥,指氣候乾燥。
  • 兵甲聲:指戰爭的聲音,比喻秋風聲如兵器相擊。
  • 織織:形容織布的聲音。
  • 勞無衣:辛苦勞作卻沒有衣服穿。
  • 喓喓:形容蟲鳴聲。
  • 商聲:指秋天的聲音,商爲古代五音之一,與秋相應。
  • 聳中夜:在深夜中顯得格外響亮。
  • 蹇支:行走困難的樣子。
  • 廢前行:停止前行。
  • 青發:指年輕時的黑髮。
  • 一剪不復生:比喻青春一去不復返。
  • 餓花:比喻少年時期如飢似渴地追求知識或美好事物的狀態。
  • 瞥見:短暫地看到。
  • 不復明:不再清晰,比喻青春逝去不再回來。
  • 山嶽定:比喻君子堅定不移的品格。
  • 絲毫爭:爲微小的事情爭鬥。
  • 天道戒其盈:自然法則告誡人們不要過於自滿。

翻譯

年末氣候乾燥,秋風聲如兵甲相擊。 織布聲聲辛苦,卻無衣可穿,蟲鳴聲聲徒勞。 秋聲在深夜中格外響亮,行走困難,停止前行。 青春如秋園中的青草,一旦剪去便不再生長。 少年時期如飢似渴,一旦錯過便不再清晰。 君子如山嶽般堅定,小人則爲微小之事爭鬥。 爭鬥多則壽命短,自然法則告誡人們不要過於自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對比歲暮的乾燥與秋風的淒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青發如秋園,一剪不復生」和「少年如餓花,瞥見不復明」等句,深刻地抒發了對青春易逝的哀愁。同時,通過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詩人強調了堅定品格的重要性,並告誡人們要順應天道,避免過度爭鬥和自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