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出自 韋應物 的《 雜曲歌辭上皇三臺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不寐:失眠。
  • 倦長更:疲倦地度過漫長的夜晚。
  • :急促、尖銳。

繙譯

夜深了,我卻難以入睡,感到疲倦,於是披上衣服走出家門。月亮清冷,照在鞦天的竹子上,顯得格外寒冷。夜晚的風急促而尖銳,吹過窗戶,發出陣陣聲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深夜無眠的場景,通過“不寐倦長更”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疲倦。詩中“月寒鞦竹冷”一句,以月光的清冷和鞦竹的寒意,加深了夜晚的寂靜和淒涼。而“風切夜窗聲”則通過風聲的尖銳,進一步增強了這種孤寂和不安的氛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長夜無眠的深切感受。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