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
平沙萬里餘,飛鳥宿何處?
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
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向夕:傍晚。
- 大荒:邊遠荒涼的地方。
- 朔風:北風。
- 軫歸慮:加深了歸鄉的憂慮。
- 平沙:平坦的沙地,指沙漠。
- 虜騎:敵人的騎兵。
- 翩翩:形容動作輕快。
- 邊聲:邊疆特有的聲音,如風聲、馬嘶等。
- 白草:一種生長在北方的草。
- 海氣:這裏指沙漠中的熱氣。
- 黃霧:黃色的霧氣,形容沙漠中的景象。
- 履霜露:經歷寒冷和艱苦。
- 定遠筆:比喻文職,源自東漢班超封定遠侯,曾棄筆從戎。
- 將軍樹:比喻武將的功勳,源自《後漢書·馮異傳》中的「大樹將軍」。
- 行路難:旅途的艱難。
- 理章句:指研讀經書,這裏泛指讀書學習。
翻譯
傍晚時分,面對着邊遠的荒涼之地,北風呼嘯,加深了我歸鄉的憂慮。 沙漠廣闊無垠,飛鳥不知棲息何處。 敵人的騎兵在廣闊的原野上狩獵,輕快地沿着河邊離去。 邊疆特有的聲音在白草間迴盪,沙漠的熱氣升騰,形成黃色的霧。 經歷了無數次艱苦的戰鬥,十年如一日地忍受着寒冷和艱辛。 雖然我放棄了文職,投身軍旅,但還未能在戰場上建立功勳。 早知道旅途如此艱難,真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學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戰士的艱辛生活和深沉的思鄉之情。通過「大荒」、「朔風」、「平沙」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邊塞的荒涼景象。詩中「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直接表達了戰士們長期的艱苦和不易。末句「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則反映了詩人對過去選擇的反思和對安定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