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
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
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治道挽喪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神雞童謠:這是一首唐代民謠,諷刺當時社會崇尚鬥雞走馬,輕視讀書識字的現象。
- 鬥雞走馬:指鬥雞和賽馬,古代流行的娛樂活動。
- 賈家小兒:指一個姓賈的少年。
- 金距:指鬥雞時雞爪上戴的金色裝飾,這裏代指鬥雞。
- 期勝負:預料勝負。
- 白羅繡衫:白色的絲綢衣服,上面繡有花紋,是富貴人家的服飾。
- 軟輿:指舒適的轎子或馬車。
- 差夫:指被派遣的勞工。
- 治道:修整道路。
- 挽喪車:牽引喪葬用的車輛。
翻譯
生養兒子不必教他讀書識字,鬥雞賽馬比讀書更有出息。 賈家的那個十三歲的小孩,他享受的榮華富貴無人能比。 他能讓戴着金距的鬥雞預知勝負,穿着白羅繡衫,隨行於舒適的馬車。 他的父親死在千里之外的長安,被派遣的勞工修路牽引喪車。
賞析
這首《神雞童謠》以諷刺的筆觸揭示了唐代社會的一種不良風氣,即輕視學問,崇尚鬥雞走馬等娛樂活動。詩中通過描述一個十三歲少年的富貴生活,對比了讀書與鬥雞走馬的社會價值,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扭曲。詩的最後兩句,通過描述少年父親去世後的喪事處理,進一步揭示了這種風氣對社會秩序的影響。整體上,這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有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