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出自 高適 的《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登頓驅徵騎,棲遲愧寶刀。 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絕阪水連下,羣峯雲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登頓:行進困難的樣子。
  • 徵騎:遠行的馬。
  • 棲遲:停留,滯留。
  • 微祿:微薄的俸祿。
  • 絕阪:陡峭的山坡。
  • 自堪:自然可以,自然能夠。
  • 白首:頭髮變白,指年老。
  • 青袍:古代低級官員的服飾。

翻譯

行進中驅趕着遠行的馬,停留時愧對身上的寶刀。 遠行至今如此艱難,微薄的俸祿果然是徒勞無功。 陡峭的山坡上水流連綿,羣峯在雲中顯得更高。 自然可以老去,爲何還要穿着這青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行艱辛和官場生涯的無奈與反思。詩中,「登頓驅徵騎,棲遲愧寶刀」描繪了旅途的艱難和內心的愧疚;「微祿果徒勞」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官場生涯的失望;「絕阪水連下,羣峯雲共高」則通過自然景象的壯闊,反襯出個人的渺小和無力;最後「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則是對人生選擇的深刻反思,透露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現狀的不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適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