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晴峯雲外出,迢迢白水鏡中開。
怪山何日海邊來,一塔高懸拂鬥臺。
面面晴峯雲外出,迢迢白水鏡中開。
招提半廢空獅象,亭館全頹蔚草萊。
落日晚風無限恨,荒臺石上幾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怪山:形狀奇特怪異的山。
- 拂鬥臺:拂(fú),挨着、靠近;鬥臺指星斗,意思是高聳的塔好像要碰到天上的星斗了。
- 面面:每一面。
- 迢迢:形容距離遙遠。
- 招提:指出家寺院。
- 獅象:指寺院中常見的石刻獅子和大象造型。
- 蔚草萊:蔚(wèi),草木茂盛;草萊,雜草叢生,意思是荒蕪雜亂長滿雜草。
- 荒臺:荒蕪破敗的高臺。
翻譯
這奇形怪狀的山是哪一天從海邊來到這裏的呢?一座高聳的佛塔好像要去觸碰那天上的星斗。每一面晴朗的山峯像是從雲層中冒出來,那遙遠的白水河如同在鏡子中緩緩展開。寺院已經半荒廢了,石獅子和石大象空立在那裏;亭臺館舍全部坍塌,荒草叢生。傍晚的落日伴着晚風,心中生出無盡悵恨,我在這荒蕪的高臺上的石頭上徘徊了好久。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寶林寺,詩人描繪了寶林寺周邊的奇特景觀,開篇以「怪山」突兀發問,充滿好奇與驚歎。頷聯對山林景色進行細膩描寫,晴峯從雲中穿出,白水如鏡般展開,畫面開闊而靈動,寫出景色的壯美綺麗。頸聯由景及寺,「半廢」「全頹」生動展現寺院如今的破敗景象,與之前美好景色形成強烈對比。尾聯借落日晚風抒發詩人對歷史變遷、興衰無常的無限感慨,「荒臺石上幾徘徊」將詩人的無奈、眷戀、悵惘之情表露無遺 ,情與景相融合,全詩流露出一種對昔日繁華不再的惆悵與惋惜。

王守仁
明浙江餘姚人,初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子。十五歲訪客居庸、山海間,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劉瑾,廷杖,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任廬陵知縣。十一年,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鎮壓大帽山、浰頭、橫水等處山寨凡八十四處民變,設崇義、和平兩縣。十四年,平寧王朱宸濠之亂。世宗時封新建伯。嘉靖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鎮壓斷藤峽瑤民八寨。先後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歸,行至南安而卒。其學以致良知爲主,謂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物。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以曾築室陽明洞中,學者稱陽明先生。文章博大昌達,初刻意爲詞章,後不復措意工拙,而行墨間自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