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蘭與菊,生意總欣然。

長鑱白木柄,斸破一庭塞。三枝兩枝生緑,位置小窗前。要使花顏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蘭與菊,生意總欣然。 曉來風,夜來雨,晚來煙。是他釀就春色,又斷送流年。便欲誅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憐。歌罷且更酌,與子繞花間。
拼音

注釋

長鑱(chán):即犂頭,一種掘土工具。唐·杜少陵《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其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為命。」 斸(zhú):挖掘。 塞:疑為寒之誤。 花顔:擬人,指花朵,與後草心相對。 四面:四處。 姸:姸麗,富有生機。 何必:沒有必要。 生意:生氣,生機。 他:代指前文的風、雨、烟。 流年:光陰,年華。 誅茅:典自屈原《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意為潔身引退,不求仕宦 江上:代指江湖。 空林衰草:意指放棄了關懷人世的入世用世之心,失去了內心中的生機。 更:重新。 酌:小飲。 子:代指楊子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án):鋤頭。
  • (zhú):挖。
  • (yàn):同「焰」,光輝。

翻譯

長長的白木柄鋤頭,挖破了滿庭院的荒蕪。有三枝兩枝長出綠色,放置在小窗前。要讓花朵容顏從四面看去,和着千朵草心,對着我十分美麗。何必要蘭花與菊花,那生機總是讓人欣喜。 早晨來的風,夜晚來的雨,傍晚來的煙。是它們釀就了春色,又送走了流逝的年華。便想要在江邊蓋茅草屋,只是擔心空空的樹林和衰敗的草木,那憔悴的樣子實在讓人憐惜。歌唱完暫且再斟酒,與你在花叢間繞行。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春景的美好與生機,通過對花草、風雨煙等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多彩與變幻。「長饞白木柄,斸破一庭塞」表現出對庭院的整理和開拓,爲後面美好的春景鋪墊。「要使花顏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生動地寫出了鮮花綠草的美麗姿態與蓬勃生機。後面又感慨時光的流逝和自然景色的變化。整首詞意境清新,既有對春天景色的喜愛,又有對時光易逝的感慨,表達了作者一種既享受當下又略帶惆悵的複雜情感。同時,「歌罷且更酌,與子繞花間」一句也展現出一種悠然閒適的生活態度和與友人共處的愜意情景。

張惠言

清江蘇武進人,字皋文,一作皋聞。嘉慶四年進士。官編修。初工駢文,詞藻極美。又工詞,爲常州詞派創始人。後治古文,學韓愈、歐陽修,號爲陽湖派古文。再進而治經學,深於《易》、《禮》,卓然爲經師。工篆書。有《周易虞氏義》、《虞氏消息》、《易候》、《茗柯文編》、《茗柯詞》。又選有《詞選》、《七十家賦鈔》。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