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望後反舌競飛鳴四五日

· 徐渭
仲夏聲宜收反舌,仲冬何事競聲聲。 春秋月令即無準,郊藉時鳴底不平。 大梵咒長翻黑齒,小蠻曲短換朱櫻。 誰能一一奧分別,嬴得芳齋自在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反舌(fǎn shé):指鳥類在繁殖季節結束後,停止鳴叫。
  • 春秋月令(chūn qiū yuè lìng):指春秋兩季的月份。
  • 郊藉(jiāo jiè):指祭祀時的場所。
  • 大梵咒(dà fàn zhòu):佛教經文。
  • 朱櫻(zhū yīng):指紅色的櫻桃。

翻譯

仲夏時節應該停止鳥兒的鳴叫,仲冬時節爲何要爭相鳴叫呢?春季和秋季的月份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祭祀時鳥兒的鳴叫卻不平靜。長詠佛經的鳥兒換上黑色的羽毛,短促的曲調變成了紅色的櫻桃。誰能逐一解釋其中的奧祕,贏得在芳齋裏自在聆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鳥兒在不同季節的鳴叫情況,反映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律動。詩人通過對鳥兒鳴叫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規律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悟。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