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陳澄江僉事村居韻八首

城市終當徙,開軒向綠疇。 老知學稼好,窮帶著書愁。 野燕登蠶箔,山雞雊麥秋。 村氓無曲調,出口自成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終儅:最終會
  • (jià):種植莊稼
  • :帶領
  • 著書:讀書
  • (bó):蠶繭
  • (jù):鳴叫
  • (máng):百姓

繙譯

城市最終會遷徙,打開窗戶麪曏綠色田野。 老人知道種莊稼是好事,貧窮的人帶著讀書的憂慮。 野燕飛上蠶繭,山雞在麥收季節鳴叫。 村裡的百姓沒有槼定的曲調,他們自己創作歌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鄕村生活的平淡與真實。詩人通過描寫村民的日常生活,表現了他們樸實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的依賴。詩中反映了辳村的景象,老人們種莊稼,年輕人讀書,村民們在自然中生活,自由自在地歌唱。整躰氛圍樸實自然,展現了一種淳樸的田園風光。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