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齋居:指在書房或靜室中獨居,進行學習或修行。
- 玉堂:古代對宮殿的美稱,也指高雅的居所。
- 宮漏:宮中的計時器,漏壺。
- 悽風:寒冷的風。
- 澹月:淡淡的月光。
- 延:延續,延長。
- 忽忽:形容時間過得快,心神不定。
- 渺渺:形容遙遠或深遠。
- 懷人:思念遠方的人。
- 明發:天明,早晨。
- 擁衾:裹着被子。
翻譯
在美好的夜晚,我獨自在書房中,倚靠着高雅的居所,起身聆聽宮中的漏壺聲,漫步在長廊上。寒冷的風突然吹來,帶來一絲寒意,淡淡的月光剛剛出現,延長了稀疏的光線。時間匆匆,我感到時世變遷,淚水幾乎要滴落,思念遠方的人,心中感到孤獨而忙碌。天明時分,我將有公務出門,裹着被子,無法入睡,哀傷的歌聲長久迴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獨處的場景,通過宮漏、悽風、澹月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遠方思念的感慨。詩中「忽忽感時淚欲滴,渺渺懷人心獨忙」一句,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忙碌,以及對遠方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易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 —— [ 明 ] 孫承恩
- 《 夢家 》 —— [ 明 ] 孫承恩
- 《 再題西湖十景為湯宜野作 其十 》 —— [ 明 ] 孫承恩
- 《 題壽星 》 —— [ 明 ] 孫承恩
- 《 和答王舜欽送別詩韻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
- 《 舟中偶作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三十八 宋髙宗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