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四首

· 郝經
昔遊東諸侯,秋晚登泰山。 佇立太平頂,超然出塵寰。 日觀望吳越,浩渺秋雲間。 長風漾江海,天末生微瀾。 今年坐舍館,江聲滿重關。 卻如在幽陵,修阻不得看。 好花靜有色,相對婉且閒。 無由寫哀怨,日繞歌幽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諸侯:指東方的諸侯國。
  • 泰山:位於山東省,五嶽之一。
  • 佇立:長時間站立。
  • 太平頂:泰山的山頂。
  • 超然:超脫世俗。
  • 塵寰:人世間。
  • 日觀:日出時觀看。
  • 吳越:古代國名,今江蘇、浙江一帶。
  • 浩渺:廣闊無邊。
  • 天末:天邊。
  • 微瀾:小波浪。
  • 舍館:住所。
  • 幽陵:幽深的地方。
  • 修阻:阻隔,難以到達。
  • 哀怨:悲傷怨恨。
  • 幽蘭:一種蘭花,常用來比喻高潔的情操。

翻譯

曾經遊歷東方的諸侯國,在秋天的尾聲登上泰山。 長時間站立在泰山的太平頂上,超脫世俗的感覺油然而生。 日出時遠望吳越之地,那廣闊無邊的秋雲間。 長風吹拂着江海,天邊的小波浪輕輕泛起。 今年坐在自己的住所,江聲充滿了重重關隘。 卻像被困在幽深的地方,無法再去欣賞那美景。 美麗的花朵靜靜地綻放着色彩,相對而坐,婉約而閒適。 無法表達內心的哀怨,每天繞着歌聲,吟詠幽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郝經在秋天登泰山時的超然感受,以及後來因困於住所而無法再欣賞自然美景的哀怨。詩中通過對比昔日的自由與現在的束縛,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營造出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感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哀怨與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