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謾興書所見二首

· 呂誠
楊柳東風日夜顛,杏桃無語不成妍。 水流竟沒鷗邊石,雨重渾迷卵色天。 節序匆匆無可那,物情洶洶最堪憐。 荒村闃寂無雞犬,何處人來掃墓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謾興:隨意作詩。
  • :顛倒,錯亂。
  • :美麗。
  • 卵色天:形容天空顔色像蛋殼一樣。
  • 節序:時節順序。
  • 無可那:無可奈何。
  • 物情:自然界的景象。
  • 洶洶:形容聲音喧閙或氣勢盛大。
  • 闃寂:非常寂靜。
  • 墓田:墓地。

繙譯

楊柳在東風中日夜顛倒搖曳,杏花和桃花默默無語,卻難以展現它們的美麗。水流最終淹沒了鷗鳥旁邊的石頭,雨勢沉重,完全模糊了像蛋殼一樣的天空。時節匆匆流逝,我無可奈何,自然界的景象喧閙而盛大,最是令人憐愛。荒涼的村落非常寂靜,連雞犬的聲音都沒有,不知從何処來的人在打掃墓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寒食節時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內心感受。詩中,“楊柳東風日夜顛”和“杏桃無語不成妍”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自然美景的憐愛。後兩句“荒村闃寂無雞犬,何処人來掃墓田”則進一步以荒涼的村落和寂靜的墓地爲背景,抒發了作者對節日的孤寂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呂誠

元崑山人,字敬夫,後更名肅。工詩詞。名士鹹與之交。家有園林,嘗蓄一鶴,復有鶴自來爲伍,因築來鶴亭。邑令聘爲訓導,不起。有《來鶴亭詩》。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