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夜雨

· 吳徹
莫厭西山夜雨多,也應添起洞庭波。 東風肯與周郎便,直上金陵奏凱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莫厭:不要厭煩。
  • 添起:激起,引起。
  • 洞庭波:指洞庭湖的波浪,這裏比喻動盪的局勢。
  • 東風:指有利的時機或條件。
  • 周郎:指三國時期的周瑜,這裏比喻有才能的人。
  • 金陵:南京的古稱,這裏指都城。
  • 奏凱歌:勝利後奏響的歌曲,比喻取得勝利。

翻譯

不要厭煩西山夜晚的雨聲繁多,這雨也應激起洞庭湖的波瀾。 如果東風願意給周瑜這樣的英才帶來便利,那麼就能直接前往金陵,奏響勝利的凱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西山夜雨和洞庭波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於動盪時局的關注和期待。詩中「東風肯與周郎便」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歷史典故,寄託了作者對於有才能之士能夠得到機遇,從而改變局勢的希望。最後一句「直上金陵奏凱歌」,則直接抒發了作者對於勝利和成功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時局的深刻洞察和積極態度。

吳徹

元明間湖廣江夏人,字文通。落魄好奇節。事陳友諒,友諒呼爲先生。微行偵察軍情,爲朱元璋軍所獲。元璋令賦詩,刺詭譎秀才四字於其面而釋之。後友諒子陳理守武昌,久不下,元璋怒欲將屠城。徹複稱詭譎秀才求見,作詩以諷,元璋乃止。後隱匿不出。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