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州除夕憶京師諸公奉寄

· 宋褧
豈不懷歸畏簡書,無人袒跣鬥樗蒲。 那知年後得春氣,謾向天邊瞻鬥樞。 一榻衾裯明榾柮,五更簫鼓蹋?毹。 屠蘇詰旦誰先飲,鵷鷺黎明衆共趨。 纖手菜絲應不送,端門柑宴肯相須。 鳳城多少藏鬮會,一樣銀燈惜歲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漷州:地名,今河北省境內。
  • 除夕:農曆年的最後一天。
  • 京師: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奉寄:敬寄。
  • 簡書: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裏指書信或公文。
  • 袒跣:赤膊赤腳。
  • 鬥樗蒲:古代的一種賭博遊戲。
  • 鬥樞:北斗星。
  • 榾柮:木塊,這裏指取暖用的木柴。
  • ?毹:毛織的地毯。
  • 屠蘇:古代一種酒,常在春節期間飲用。
  • 詰旦:明早。
  • 鵷鷺:古代傳說中的鳥,比喻官員。
  • 黎明:天剛亮時。
  • 端門:皇宮的正門。
  • 柑宴:以柑橘爲主要食品的宴會。
  • 藏鬮會:古代的一種遊戲,類似於抽籤。
  • 歲徂:歲末。

翻譯

我豈不是想回去,但害怕書信的約束,沒有人赤膊赤腳來玩鬥樗蒲。 哪知道年後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卻只能向天邊仰望北斗星。 一榻被褥下是明亮的木柴,五更時分簫鼓聲中踏着毛織地毯。 屠蘇酒明早誰先喝,官員們天一亮就共同前往。 纖細的手指不會送來菜絲,端門的柑橘宴會是否還需要。 鳳城裏有多少藏鬮的聚會,一樣的銀燈下珍惜歲末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漷州除夕之夜對京師朋友的思念及對歸鄉的渴望。詩中通過對比自己在異鄉的孤獨與京師熱鬧的節日氛圍,展現了深切的鄉愁。同時,通過對春天氣息的期待和對北斗星的仰望,傳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宋褧詩歌的獨特風格。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