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江浙貢院
尺一九霄下,華髮起江湖。西風吹我衣袂,八月過三吳。十五西湖月色,十八海門潮勢,此景世間無。收入硯蜍滴,供我筆頭枯。
七十幅,五千字,日方晡。貝宮天網下罩,何患有遺珠。用我玉堂金馬,不用清泉白石,真宰自乘除。長嘯吳山頂,天闊雁行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尺一:指皇帝的詔書。
- 九霄:指天空的最高処,比喻皇帝所在的地方。
- 華發:指白發,這裡指年老。
- 衣袂:衣袖。
- 三吳:指江南地區。
- 硯蜍滴:硯台上的水滴,比喻文思泉湧。
- 筆頭枯:比喻文思枯竭。
- 日方晡:指日落時分。
- 貝宮:指宮殿。
- 天網:比喻朝廷的選拔制度。
- 遺珠:比喻有才能而未被發現的人。
- 玉堂金馬:指朝廷中的高官顯貴。
- 清泉白石:比喻隱居的生活。
- 真宰:指天意或命運。
- 乘除:比喻命運的起伏變化。
- 吳山: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 雁行疏:比喻離散的景象。
繙譯
皇帝的詔書從九天之上降臨,我這白發蒼蒼的老者也隨著西風,在八月間遊歷了江南。十五的西湖月色,十八的海門潮水,這些景色在世間獨一無二。我將這些美景收入硯台,供我筆下創作。
七十幅畫,五千字的文章,都是在日落時分完成的。宮殿般的選拔制度如同天網般覆蓋,不必擔心有才能的人會被遺漏。我甯願在朝廷中擔任高官,也不願過隱居的生活,因爲命運自有它的起伏變化。我在吳山頂上長歗,看著天空中稀疏的雁行,感受著廣濶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江南遊歷時所見的美景,以及他對朝廷選拔制度的看法和對命運的感慨。通過對比西湖月色和海門潮勢,作者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同時,通過對“玉堂金馬”和“清泉白石”的取捨,展現了作者對仕途和隱居生活的不同態度。最後,作者在吳山頂上的長歗,表達了對命運起伏的無奈和對自由的曏往。整首詞意境開濶,情感深沉,展現了作者豁達的胸懷和深厚的文學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