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春興
問東君識我,應怪我,鬢將華。甚破帽蹇驢,清明無酒,寒食無家。東風綠蕪千里,怕登樓、歸思渺天涯。煙外一雙燕子,雨中半樹梨花。
日長孤館小窗紗。新火試團茶。想明月灣頭、家家筍蕨,井井桑麻。年華不饒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鴉。欲逐夢魂歸去,客窗一夜鳴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君:指司春之神。
- 蹇驢:跛腳的驢,這裡形容旅途的艱辛。
- 綠蕪:長滿綠草的荒地。
- 渺天涯:形容歸思遙遠,無法觸及。
- 筍蕨:竹筍和蕨菜,春天的食物。
- 井井桑麻:形容田園生活的井然有序。
- 倦客:指長期在外奔波的旅人。
- 青梅如豆柳藏鴉:形容春天景物的變化,青梅小如豆,柳樹中藏著烏鴉。
繙譯
問春神是否認識我,應該會驚訝我,兩鬢已斑白。破帽遮頭,跛驢相伴,清明時節無酒可飲,寒食節無家可歸。東風吹過千裡綠草,怕登上高樓,歸家的思唸遠在天涯。菸霧外有一對燕子,雨中半樹梨花盛開。
白天長,孤寂的館捨小窗紗。嘗試用新火煮團茶。想象明月照耀的灣頭,每家每戶都有新鮮的筍蕨,田園生活井然有序。年華不等人,倦客已老,早春的青梅小如豆,柳樹中藏著烏鴉。想要追逐夢魂歸去,客窗外一夜蛙鳴。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年華流逝和家鄕思唸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清明無酒、寒食無家的淒涼景象,以及東風綠蕪、燕子梨花的春日風光,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結尾処的“欲逐夢魂歸去,客窗一夜鳴蛙”更是深化了詩人對家鄕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元代詞人的高超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