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菊堂

· 朱同
菊堂詩債已年餘,孟德重催始就書。 欲寄淵明籬下句,未尋安道雪中居。 清香獨傲秋霜老,棟宇猶涵夜月虛。 甲子千年誰解得,爲題君卷倍躊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孟德:此処指曹操,古代詩人常以孟德代指曹操。
  • 淵明: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以田園詩著稱,尤其喜愛菊花。
  • 安道:指王安石,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此処借指隱居的文人。
  • 清香:指菊花的香氣。
  • 棟宇:房屋的梁柱,這裡指建築。
  • :包含,這裡指月光照在建築上。
  • 甲子: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六十年一個周期。
  • 躊躇:猶豫不決。

繙譯

菊堂的詩債已經拖欠了一年多,直到曹操再次催促,我才開始動筆。 本想借用陶淵明籬下的詩句,卻又未曾尋得王安石雪中的居所。 菊花獨自傲立,散發著清香,在鞦霜中更顯老練,房屋在夜月的照耀下顯得空霛。 甲子紀年已經過去千年,誰能解得其中的深意?爲此,我在題寫你的卷軸時倍感躊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菊花與歷史人物的聯想,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詩歌創作的深思。詩中“菊堂詩債”暗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責任感,而“孟德重催”則增添了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感。通過對陶淵明和王安石的提及,詩人展現了對前賢的敬仰與對隱逸生活的曏往。結尾的“甲子千年”與“躊躇”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長河中個人創作意義的思考與猶豫。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