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吾觀天下理,聚散不可期。 紂聚塵臺財,武王乃散之。 財聚則民散,古語豈吾欺。 財散則民聚,君人所宜思。 此理自分曉,而人多自迷。 矧茲聚斂臣,爲利日孳孳。 財乃民之命,民則邦之基。 觀風亦何人,能無採吾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òu):商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以暴政和奢侈著稱。
  • 塵臺:指紂王聚斂財富的地方。
  • 武王:周武王,推翻紂王建立周朝的君主。
  • (shěn):何況。
  • 聚斂臣:指那些專門負責徵收重稅、聚斂財富的官員。
  • 孳孳:勤奮不懈的樣子。

翻譯

我觀察天下的道理,發現聚集和分散是不可預料的。商紂王聚集了塵臺的財富,而周武王卻將其散佈出去。財富聚集則民心分散,這古老的格言難道是在欺騙我們嗎?財富分散則民心聚集,這是君主應該深思的。這個道理已經很清楚,但人們卻常常迷失其中。何況那些專門聚斂財富的官員,他們爲了利益日以繼夜地工作。財富是人民的生命,人民是國家的基礎。觀察風俗的人啊,你們是否能採納我的詩句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商紂王和周武王對待財富的不同態度,深刻闡述了財富與民心、國家穩定之間的關係。詩中,「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一句,簡潔而深刻地揭示了財富分配對於國家治理的重要性。朱誠泳以此詩警示君主和官員,應當重視財富的合理分配,以維護國家的穩定和民心的凝聚。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體現了作者對於國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朱誠泳

安徽鳳陽人。明宗室。號賓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孫。弘治元年襲封秦王。長安有魯齊書院,久廢,誠泳別易地建正學書院,又於其旁建小學,擇軍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詩。著有《經進小鳴集》。卒諡簡。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