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曲
邯鄲女兒真如花,手梳雲髻盤雙鴉。
紅裙翠袖黃金束,春山畫出蛾眉綠。
芳年才及破瓜餘,除卻嫦娥皆不如。
弱不勝衣體輕薄,唾花疑是珍珠落。
悶來斜倚碧紗窗,自拾青梅打飛雀。
鞦韆牆外有人遊,隔花一見爭相求。
卻恨嬌癡嫁人早,誓與卿卿永相好。
春風夜夜芙蓉幔,酒醒扶頭厭珍饌。
錦堂魚水日追歡,詎管流年暗中換。
比鄰有女嫁農家,蠶事才成又績麻。
日午饁田助耕作,麻絲輸盡無衣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邯鄲:古代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
- 雲髻:高高的髮髻,形容女子髮髻如雲。
- 雙鴉:雙髻,古代女子的一種髮型,形似雙鴉。
- 破瓜:古代指女子十六歲,因「瓜」字可分割成兩個八字,故用「破瓜」表示女子十六歲。
- 嫦娥:中國神話中的月宮仙子,此處用來比喻美貌。
- 弱不勝衣:形容女子體態輕盈,衣服似乎都穿不住。
- 唾花:唾沫星子,形容女子嬌媚。
- 青梅:未成熟的梅子,此處指女子玩耍時用的青梅。
- 鞦韆:古代的一種遊戲設施,用繩索懸掛在架子上,人坐在上面盪來盪去。
- 嬌癡:嬌媚而天真。
- 誓與卿卿永相好:誓言與心愛的人永遠相愛。
- 芙蓉幔:繡有芙蓉花的帳幔。
- 扶頭:醉酒後的狀態,頭昏眼花。
- 珍饌:珍貴的食物。
- 錦堂:華麗的廳堂。
- 魚水:比喻夫妻和諧相處。
- 詎管:豈管,不管。
- 流年:流逝的時光。
- 比鄰:鄰居。
- 饁田:給田間勞作的人送飯。
- 蠶事:養蠶的工作。
- 績麻:將麻纖維紡成線。
- 無衣著:沒有衣服穿。
翻譯
邯鄲的少女美麗如花,她梳着高高的雲髻,雙髻如雙鴉般盤繞。她穿着紅裙,束着翠綠的腰帶,春天般的眼眉畫得綠油油的。芳齡剛過十六歲,除了嫦娥,沒有人能比得上她的美貌。她體態輕盈,衣服似乎都穿不住,嬌媚地吐出唾沫星子,像是珍珠般落下。她無聊時斜靠在碧紗窗邊,自己拾起青梅去打飛雀。牆外的鞦韆上有人在遊玩,隔着花叢一見鍾情,爭相追求她。她卻因嬌媚天真而早早嫁人,誓言與心愛的人永遠相愛。春風夜夜吹拂着芙蓉帳幔,酒醒後頭昏眼花,對珍貴的食物感到厭倦。在華麗的廳堂裏,夫妻如魚得水般日日歡樂,不管時光如何流逝。鄰居家的女兒嫁給了農家,蠶事剛完又開始紡麻。中午給田間勞作的人送飯,麻絲紡盡後卻沒有衣服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兩位女子的不同命運,通過鮮明的對比展現了社會階層的差異。邯鄲少女的嬌美與無憂無慮的生活,與農家女子的辛勤勞作和貧困生活形成強烈反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雲髻盤雙鴉」、「蛾眉綠」、「唾花疑是珍珠落」等,形象地描繪了邯鄲少女的美貌和嬌態。而「蠶事才成又績麻」、「麻絲輸盡無衣著」則深刻反映了農家女子的艱辛生活。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既展現了明代社會的風貌,也體現了詩人對不同階層女子命運的深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