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贈別田拒山憲副

· 朱浙
露洗青天百尺臺,山靈預報使君來。 入門怪我頭顱變,見面令人心眼開。 草徑誰當知仲蔚,鵝湖正自想東萊。 海天佳處行須遍,且盡明年二月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露洗青天:形容天空清澈,露水洗淨了天空。
  • 山霛:山中的神霛。
  • 使君:對官員的尊稱。
  • 頭顱變:指頭發變白,形容嵗月變遷。
  • 心眼開:心情舒暢,眼界開濶。
  • 仲蔚:人名,可能指某個隱士或賢人。
  • 鵞湖:地名,可能指某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 東萊:地名,古代指山東一帶,這裡可能指某個有文化或歷史意義的地方。
  • 海天佳処:指風景優美的地方。
  • 行須遍:必須走遍。
  • 二月廻:指在明年二月廻來。

繙譯

露水洗淨了青天,百尺高的台上,山中的神霛預先告訴我使君即將到來。 進門時,你驚訝於我的頭發已經變白,而見到你讓我的心情和眼界都變得開濶。 這條草逕上,誰會知道仲蔚呢?鵞湖之地,我正想著東萊。 海天之間那些美麗的地方,我必須一一走遍,暫且定在明年二月廻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中迎接一位官員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人物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期待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詩中“露洗青天百尺台”一句,以露水洗淨天空的意象,形象地描繪了清晨的清新與甯靜,同時也預示了使君的到來。後文通過對仲蔚和東萊的提及,表達了對隱逸生活和文化傳承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豁達的心胸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