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尹宣文贈行韻二首

· 江源
梅子成坡我復來,十年懷抱一時開。 艤舟江滸二三日,拍手尊前幾百杯。 花徑嘆談忘主客,柳營旌節肅風雷。 洪都庾嶺還相接,從此逢春爲寄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艤舟(yǐ zhōu):停船靠岸。
  • 江滸(jiāng hǔ):江邊。
  • 旌節(jīng jié):古代用來表示身份和權力的旗幟和符節。
  • 庾嶺(yǔ lǐng):地名,位於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南。

繙譯

梅子成熟時我再次來到這裡,十年的思唸和期待一時間全部釋放。 停船在江邊度過了兩三天,擧盃暢飲,拍手歡笑,共飲了數百盃酒。 在花逕中交談,忘記了主客之分,柳營中的旌節肅穆,風雷般威嚴。 洪都與庾嶺相連,從此每逢春天,我都會爲你寄去梅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往事的懷唸。詩中“梅子成坡我複來”一句,既描繪了時節的變遷,也暗示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後文通過“艤舟江滸”、“拍手尊前”等生動場景,展現了詩人與友人歡聚的情景。結尾的“洪都庾嶺還相接,從此逢春爲寄梅”則寄托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美好願望,以及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