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懶齋處士

· 江源
俯仰無慚乃大佳,山中泉石老形骸。 年逾七十頗稱意,兒亦英奇不掛懷。 芳草池邊春夢短,少微天上夜光埋。 耆英會裏盟詩社,唱和於今少懶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俯仰:指一舉一動,行爲舉止。
  • 無慚:無愧。
  • 大佳:非常好。
  • 泉石:指山中的泉水和石頭,常用來形容隱居的生活環境。
  • 老形骸:指年老的身體。
  • 頗稱意:非常滿意。
  • 不掛懷:不放在心上,不擔憂。
  • 少微:古代星宿名,這裏可能指天上的星辰。
  • 耆英會:指老年英才的聚會。
  • 唱和:指詩詞的相互應答。

翻譯

一舉一動都無愧於心,這纔是最好的。山中的泉水和石頭陪伴着老去的身體。年過七十,我感到非常滿意,我的兒子也聰明非凡,我不必擔憂。芳草池邊的春夢短暫,天上的星辰在夜晚閃耀。在老年英才的聚會中,我們結成了詩社,但如今懶齋的唱和已經很少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處士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兒子的自豪。詩中「俯仰無慚乃大佳」展現了處士的高潔品格,而「山中泉石老形骸」則描繪了他簡樸自然的生活環境。後兩句「年逾七十頗稱意,兒亦英奇不掛懷」體現了處士對現狀的滿意和對兒子的驕傲。最後兩句則流露出對過去詩社唱和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懶齋唱和減少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處士淡泊名利、享受自然和家庭幸福的生活態度。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