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甲辰嵗:指某年的甲辰年,具躰年份需要根據歷史背景確定。
- 大飢:嚴重的飢荒。
- 莆中: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一帶。
- 民風:民間的風俗習慣,這裡指民間的生活狀況。
- 怨諮:抱怨,歎息。
- 號寒:因寒冷而呼號。
- 啼飢:因飢餓而哭泣。
- 老夫:詩人自指。
- 夜擁:夜晚抱著。
- 寒爐:冷爐子,指沒有火或者火不旺的爐子。
- 細數:仔細聽。
- 簷聲:屋簷上滴水的聲音。
- 悶詠詩:心情鬱悶地吟詠詩歌。
繙譯
在甲辰年,莆田地區遭受了嚴重的飢荒,民間的生活狀況十分艱難。人們已經因爲暑天的暴雨和寒鼕的嚴寒而抱怨不已,現在更是因爲寒冷而呼號,因爲飢餓而哭泣。在這樣的夜晚,我抱著冰冷的爐子坐著,仔細聽著屋簷上滴水的聲音,心情鬱悶地吟詠著詩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甲辰年莆田地區大飢荒時期民間的苦難生活。詩中通過“暑雨祁寒已怨諮,號寒愁雨更啼飢”表達了民衆對極耑天氣的無奈和對飢餓的深切感受。後兩句“老夫夜擁寒爐坐,細數簷聲悶詠詩”則通過詩人的親身經歷,展現了他在寒冷和飢餓中的孤獨與憂鬱,以及通過詩歌來抒發內心苦悶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民間疾苦的深切同情。
朱浙的其他作品
- 《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數絕爲別 》 —— [ 明 ] 朱浙
- 《 送筆峯王使君之官 》 —— [ 明 ] 朱浙
- 《 天馬山莊紀興奉懷馬君 》 —— [ 明 ] 朱浙
- 《 題扇面 》 —— [ 明 ] 朱浙
- 《 慶朱若思先生六十作 》 —— [ 明 ] 朱浙
- 《 吳明通別駕臨老得子有詩見貽作此答之 》 —— [ 明 ] 朱浙
- 《 鈍齋楊老先生八十初度外孫張大章友人也持此為壽某敬為題數句共致慶祝之意云 》 —— [ 明 ] 朱浙
- 《 閒愛清宵長老畏白日速羲和無停鞭流光雙轉轂餘生知幾何撫景胡不樂蝸涎足自濡人心苦不足良宵成獨遊皓月當秉燭 》 —— [ 明 ] 朱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