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葉浩然韻四首

· 江源
鹿門深處有柴扃,不是劉郎舊所經。 一榻清風庭草綠,百年高隱竹書馨。 英雄不博詩千首,世事何如酒半醒。 此日低頭拜東野,從今人仰少微星。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鹿門:地名,指鹿門山,在今湖北襄陽市。
  • 柴扃(chái jiōng):用柴木做成的門,形容簡陋的門戶。
  • 劉郎:指東漢時期的劉晨,傳說他與阮肇一同入山採藥,遇仙女,留居半年後回家,世間已過數百年。
  • 一榻清風:形容環境清幽,風涼爽。
  • 高隱:指隱居的高士。
  • 竹書:指用竹簡記載的古籍。
  • 英雄不博詩千首:意指真正的英雄不在於寫詩多少,而在於實際行動。
  • 世事何如酒半醒:意指世事複雜,不如半醉半醒之間更能看清真相。
  • 東野:指唐代詩人孟郊,因其字東野,故稱。
  • 少微星:古代星象學中的星名,代表文人和隱士。

翻譯

鹿門山的深處有一扇簡陋的門扉,那不是劉郎曾經走過的路。庭院裏清風徐來,草色青翠,隱士在這裏度過了百年,他的竹簡書籍散發着淡淡的香氣。真正的英雄不在於寫詩多少,世間的紛擾不如半醉半醒時看得清楚。今天我低頭向孟郊致敬,從此人們將仰望那代表文人的少微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鹿門山深處隱居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真正英雄的定義。詩中「一榻清風庭草綠」描繪了隱居環境的清幽,而「英雄不博詩千首,世事何如酒半醒」則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於英雄和世事的獨到見解。最後向孟郊致敬,並提及少微星,顯示了詩人對文人地位的尊重和對隱逸生活的推崇。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