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性不嗜酒偶讀山谷集徐仲車爲董元達置酒四韻有惟此酒中趣難爲醒者論之句因足成之
惟此酒中趣,難爲醒者論。
孟嘉乃先得,當筵對桓溫。
我生不嗜酒,於此復何言。
衛侯有抑戒,耿耿明朝暾。
古人重百拜,多酌矧敢吞。
云何後世人,甘爲麴櫱昏。
賢哉天隨子,恆自我思存。
長揖辭醉客,無勞登我門。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嘉:東晉時期的名士,以豪放不羈著稱。
- 桓溫:東晉時期的權臣,曾三次北伐,有很高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
- 衛侯:指衛國的君主,這裏可能指衛武公,他以節制飲酒著稱。
- 抑戒:節制和戒律。
- 麴櫱:指酒。曲是釀酒的原料,櫱是發芽的穀物,兩者都與釀酒有關。
- 天隨子:唐代詩人陸龜蒙的別號,他以清高著稱,不喜應酬。
翻譯
這種酒中的樂趣,難以與清醒的人討論。 孟嘉早已領悟,他在宴會上對着桓溫。 我生來不嗜酒,對此又能說什麼呢? 衛國的君主有節制飲酒的戒律,我心中始終銘記。 古人重視百拜之禮,多酌而不敢吞嚥。 爲何後世之人,甘願被酒所迷惑。 天隨子的賢德,我時常記在心間。 我長揖辭別醉客,不勞煩他們登門拜訪。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飲酒文化的獨特見解和個人態度。詩人自述不嗜酒,但對酒中的樂趣有所領悟,認爲這種樂趣難以與不飲酒的人分享。詩中通過對孟嘉、桓溫、衛侯等歷史人物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時,詩人對後世人對酒的過度沉溺表示不滿,讚揚了天隨子的清高,表達了自己不願與醉客爲伍的立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獨立的人格和高潔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