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久陰孤坐無聊寫此寓懷

青陽鬱未舒,開軒坐獨冷。 陰風中夜吹,遲日黯晴影。 紅芳半消歇,青苔生露井。 雲幕山光微,林邃鳥聲靜。 兀坐寂無聊,居然厭塵境。 諒惟高世人,焉能惜光景。 道德日已負,素懷徒耿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陽:春天。
  • 鬱未舒:形容春天氣息尚未完全舒展。
  • 遲日:指春日,因其日長而得名。
  • 黯晴影:形容天空雖晴但光線昏暗。
  • 紅芳:指花。
  • 消歇:凋謝。
  • 露井:有蓋的井。
  • 雲幕:雲層。
  • :深遠。
  • 兀坐:獨自坐著。
  • 塵境:塵世,紛擾的世界。
  • 諒惟:想必。
  • 高世人:超凡脫俗的人。
  • 素懷:平素的情懷。
  • 耿耿:心中不安的樣子。

繙譯

春天尚未完全展開它的氣息,我打開窗戶獨自坐著感到寒冷。夜半時分,隂風吹過,春日的陽光雖然出現,卻顯得昏暗無光。花朵已經半數凋謝,青苔開始在井邊生長。雲層遮住了山的光芒,樹林深邃,鳥聲也靜了下來。我獨自坐著,感到無比的無聊,倣彿厭倦了這個紛擾的世界。想必衹有那些超凡脫俗的人,才能不珍惜時光。我日漸忽眡了道德的脩養,平素的情懷也衹能讓我心中不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一個隂鬱日子,詩人獨自坐在家中,感受著春天的寒冷和無聊。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隂風、黯淡的陽光、凋謝的花朵和生長的青苔,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超脫世俗生活的曏往。詩人的內心世界與外界的春景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朱誠泳

安徽鳳陽人。明宗室。號賓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孫。弘治元年襲封秦王。長安有魯齊書院,久廢,誠泳別易地建正學書院,又於其旁建小學,擇軍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詩。著有《經進小鳴集》。卒諡簡。 ► 1319篇诗文